湖南举行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27 08:21 浏览次数:0 次 【字体:

湖南举行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4月25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延文,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罗云寿和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委副主任刘益平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姚伟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这个《意见》也就是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非常重要,大家都很关注。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意见》,今天,我们请来了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延文,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罗云寿和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委副主任刘益平,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解读《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袁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袁延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农业委员会,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湖南“三农”工作的热情关爱,感谢对本次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共湖南省委2018年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去年底,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进一步阐释。今年初,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描绘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宏伟政策蓝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谋篇布局,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重要遵循。

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这一重大战略意图,切实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省长许达哲同志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落实乡村振兴的总要求。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共四大部分,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文件提出了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勾画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和实现路径。第二部分,主要任务。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形成产业兴旺新气象。文件提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推进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特色强农、品牌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二是加快乡村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文件提出,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着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农业资源粗放利用问题、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治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新家园。三是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文件提出,要着力实施农村思想政治建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农村移风易俗四大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四是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构建治理有效新格局。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法治乡村、乡村德治、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新秩序。五是加大农村民生保障力度,谱写生活富裕新篇章。文件提出,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管、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切实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六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切实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第三部分,保障措施。文件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广聚智慧力量,强化创新引领,拓宽筹资渠道,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第四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文件提出,要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工作,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机制。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有五个特点:一是政治性强。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均在文件得到较好的体现。二是系统性强。乡村振兴是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振兴,文件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之路”进行了具体化。三是创新性强。文件围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活农村“人、地、钱”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比如首次提出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等。四是连续性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三个着力”的要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体制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在文件中均进行了体现,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五是针对性强。文件结合我省省情、农情,特别是针对农业农村工作中存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工作举措,有不少亮点。

1.农业发展导向有新变化。文件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2、乡村绿色发展有新要求。文件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村美新家园,对乡村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比如,要加快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明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比如,要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大美洞庭、生态潇湘。比如,要围绕“庭院净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环境美化”,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乡村垃圾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思想文化建设有新加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件要求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农村思想政治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村文化传下去。三是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四是农村移风易俗工程,坚决遏制农村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不良习俗,树立文明乡风。

4、乡村治理有新机制。文件提出,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比如,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比如,要着力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强化乡村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监督,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比如,要着力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比如,要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提升农村治安管理水平,确保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5.农民增收有新举措。文件提出,要实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农民工最低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一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创新创业,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推动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人人有就业岗位、家家有致富能手;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纳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三是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6.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有新办法。我省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谁来种地”“谁来建乡村”问题日渐紧迫。文件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比如,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比如,要健全城乡专业人才交流挂职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比如,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离退休人员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创造良好条件,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7.“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有新加强。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今天主要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多年来对湖南“三农”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据我了解,湖南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任务是要调优种植业结构,请问湖南今后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袁延文: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生产是我省传统种植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出于保供给需要,一味追求产量,导致水稻品质不优,难以适应新时期人们消费需求。近年来我省经济作物快速发展,产值占到种植业产值的72%,成为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播面仅为水稻的1/3。同时,我省物种资源丰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各地重点不突出,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针对这一现状,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强农、效益优先,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1号文件部署,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调优区域结构上下功夫。将全省划分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圈、湘南特色农业圈、大湘西旅游休闲农业区“四大”区域版块,引导各地按照区域功能定位,结合资源禀赋,明确优先发展产业、重点支持项目、限制或禁止发展产业,实施“一县一特”“一特一片”战略,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互有所长的优势产业带,提升农业区域竞争力。比如,今年我们将引导地处湘江源头的湘南地区进一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规模化特色蔬菜基地;在洞庭湖区创建10个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新增稻渔种养面积50万亩以上。二是在调优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按照“调粮、扩经”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适当调减双季稻生产,全年减少水稻面积300万亩,其中长株潭地区调减6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特色旱杂粮,建设特色粮油产业强县。继续实施油菜“北稳西进南下”战略,稳定油菜生产。新扩经济作物100万亩,选择10个县市区建设高标准外向型蔬菜基地、10个县市区发展特色果茶产业。三是在调优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制定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规划,有序推进农作物品质升级。深入实施做优做强湘米工程,建设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1000万亩,支持常德市一种连片10万亩高档优质稻开发,选育推广一批优质、高产、高抗杂交稻品种和优质常规稻品种。开展经济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新建200万亩标准化优质特色水果生产基地,综合改良80万亩低产老茶园,省市县共建绿色精细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基地50个,力争全省果菜茶农产品优质率达到55%以上。

长沙新闻频道记者:

农民增收问题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请问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是如何回应这一问题的?

袁延文: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生活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4%,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36元。受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幅逐渐回落,2015增幅首次降到10%以下,老的增收措施难以为继,到2020年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农村全面小康,迫切需要挖掘增收新潜力、拓宽增收新渠道。今年省委1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作了专门部署,我们正在制定《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拟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一是实施特色高效农林业发展增收计划。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特色林产业、优质稻生产,促进特色农林业扩面、提质、增效。二是实施养殖业转型发展增收计划。按照“稳生猪、扩牛羊、提水产”的思路,推动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推进牛羊草食牧业和地方特色畜牧业发展,发展集约化水产健康养殖,提升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三是实施产业融合带动增收计划。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农业农村智慧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植农民增收新动能。四是实施农产品流通增收计划。打造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加强产地市场和冷链物流建设,构建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五是实施农村就业创业增收计划。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努力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人人有就业岗位、家家有致富能手。六是实施脱贫攻坚增收计划。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实施农村改革增收计划。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扩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农户宅基地等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农民日报记者:

农村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湖南今后在农村改革上有哪些措施?

罗云寿: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我省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扩面、提速、集成”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确权登记数据信息化管理和综合运用。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认真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省委一号文件又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或下乡租用农村闲置房用于返乡养老或开展经营性活动,但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项重大的农村改革。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力争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5年左右时间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开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五年行动,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这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主要是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清理规范涉农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提升审批效率;加强农村市场规范整顿,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放管服”改革中的作用。

四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主要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比如财政支农方面,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探索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的有效方式;健全县域全覆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强政府举债融资监管,严禁违法违规变相举债。比如金融支农方面,依法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增强农村金融供血能力。

五是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储备粮食管理制度,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垦改革与发展,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改革试验区等工作。

湖南经视记者: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品牌强农行动,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请问湖南将如何实施品牌强农业行动?

刘益平:

市场竞争要靠品牌。近年来,我省加大了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湘政办发[2017]2号),连续两年开展农业品牌评选活动,农产品品牌创建成效明显,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500个,安化黑茶、碣滩茶、华容芥菜、宁乡花猪等获评2017度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但仍然存在品牌数量不多、发展无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今年省委1号文件对此作了专门部署。我们将创新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品牌强农行动,加快建成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全面提升“湘”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强化引导创品牌。抓紧制定全省农产品品牌培育规划,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和评价体系,引导市、县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合理确定农产品品牌建设任务、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完善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二是整合资源强品牌。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今年要重点打造“湖红”红茶、“芙蓉国”油茶等品牌。着力打造农业企业品牌,引导同行业、同产品的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按照“一县一特一品牌”、“一片一品牌”思路,着力打造具有浓郁湖湘特色的地方农业品牌。三是营销推介提品牌。制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品牌营销推广战略,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力度,着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与中央、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战略合作,进一步提高“湘”字号名特优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四是加强监管护品牌。开展品牌质量评估与社会公众测评,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品牌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农产品商标管理,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从严查处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姚伟红: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问题需要采访,会后可继续采访有关负责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打印正文 关闭页面